Skip to content
目录

最短路径

java
要有方向,就是告诉你在哪条路转弯的话,就需要有个街道名的字段,并且设置	网络数据集属性-方向-常规-街道字段!!!!
要用打断工具把	折线	打断成单独的	很多小的独立的直线!!!!!!
地理坐标系可以量测长度,但无法在字段直接计算几何出要素的长度,要转换成投影坐标系才可以!!!
如果想要分析完能看到所需的时间,就要在要进行网络分析的图层添加所需时间-字段,也就是某段折线所需的时间。

168D3634E4C842D69B9E222DFC5A45F8

java
修改完要进行网络分析的图层后要 重新新建路径 或 重新构建网络数据集 才能生效!!!

3A0AF8C4974D49B292A750E81393E0DE

java
矢量空间分析
    近邻分析:各学校最近的医院?
    
栅格空间分析   
    密度分析:闪电事件是很多的点来表示,2500万个闪电点主要集中再哪里?????
    欧氏距离:每个栅格距离河流的距离???
    成本距离:哪条路最短?花费最少?最安全?
    廊道分析:连接栖息地斑块的最佳路径??
    
制作三维地形图
    数据获取途径:地图下载器
    在ArcScene中制作,两个东西:底图(.tif)和高程图(.dem)一个是颜色,一个是高程。
    
Aspect:坡向
提取坡向(范围内1,范围外0):栅格计算器
Krging:克里金插值工具
提取指定范围:栅格计算器
Focus Statistics:焦点统计(邻域分析)mean平均值11x11
Contour:等值线(等高线)

拓补检查
    所有要素都要闭合:需要规则:不能有伪结点、不能有悬挂点、不能重叠、不能相交    
    共享要素:两个连着的多边形的共有边,它其实有两条,只不过叠再一起了,修改边的时候会把两条一起修改了,
        因为软件分辨不出来你要选哪条边,这时候就用到了共享要素,再共享要素窗口里勾选哪条软件就编辑哪条    
    要素不闭合:先用编辑工具-选择,选中要素,让要素为可编辑状态!!再用拓补工具-拓补编辑-选择,在点拓补工具-修改要素,在弹出的工具条中选择-延长要素!!!!
java
//6 分析3D
    要进行3D分析,先要把要分析的数据全部转为3d数据!!!!!!
    用下面两个工具就可以转,转之前先在图层属性里设置拉伸!!!注意输出都是shp,不能放gdb,要放文件夹!!!!
    
    面转3d用这个!!!!!!!![3D图层转要素类]
    
    点转3d用这个!!!!!!!![依据属性实现要素转3D]
    
    天际线
        对于2维数据,只生成一个圆
        天际线的输出要素类:
            OBSV_PT_ID - 用于创建天际线的观察点 FID。
            ORIGFTR_ID - 要素(如建筑物)的 FID。
    
    3D 线与多面体相交
        可选点输出用于表示输入线和多面体要素之间的交叉点,并包含下列属性:
            LINE_OID - 沿原始线	找到交集的原始线的 OBJECTID。
            MPATCH_OID - 在此处与线相交的多面体的 OBJECTID。
            DIST_3D - 沿原始线	找到交集的 3D 距离。
    可选线输出会在交点处对输入线要素进行分割,并包含下列属性:
        LINE_OID - 派生新线的原始线的 OBJECTID。
        FROM_MP_ID - 与线的起点相交的多面体要素的 OBJECTID。值 -1 用于表示线的起点不是交点。
        TO_MP_ID - 与线的终点相交的多面体的 OBJECTID。值 -1 用于表示线的起点不是交点。
:如果线与多面体不相交,则直接将线复制到输出中,而且线的 FROM_MP_ID 和 TO_MP_ID 字段将包含 -1
        DIST_3D - 沿原始线	  找到表示  新线起点   的  相交位置的 3D 距离。
        LENGTH_3D - 此新线的 3D 长度。从原始线派生的各新线的长度总和将等于原始线的 3D 长度。
    
    通视(线)
    
    可视域()

河流 山谷

java
可以用提取的 河道网络 为出水口,对流域进行子流域划分!!!!!!!
-->Fill:填洼
-->Flow Direction:流向
-->Flow Accumulation(流量)
-->栅格计算(要流量累计>1000的)得到二值图层
-->重分类(0值设为NoDate)得到纯河流
-->河网联接-→河网分级
-->栅格河网矢量化得到最终结果

D394F0383C8349FEAAF30A7E06449526

java
分水线:又叫 分水岭线,是分水岭的脊线,一般是几个山围起来

E65B6819EFB748ECA9E2A83640086CF9

java
分水岭:将一流域与另一流域分开的山岭(分水岭division),被分水线包起来

D38E5E8F2C8F4CD7A8516E7F1D27422E

java
流域,指由分水线(脊线)所包围的河流集水区//在ArcGIS里的工具是分水岭(WaterShed)!!!!!!!

F05DA6BAF323404794F3D738DB1852BC

java
一个盆域是一个大流域,由好多分水岭组成
    //两条一级河道汇合后的河道称为二级河道

鞍部提取

java
ArcGIS是10.2版本,envi是 4.8版本,VS2010,  office2010
    鞍部提取:鞍部是两个山脊(分水线)和两个山谷(集水线)会合的地方,山脊线与山谷线的交点的位置便是鞍部点
    
原理:山脊部位流量累积为0,且海拔大于0。
    焦点统计(邻域分析)mean平均值11x11
    原始数据(减)mean平均值图层,再重分类,分级界线为0。
    生成等值线、山体阴影	//用于判断
    大于0为1,小于0赋值为0  即得到正地形(dem值>0的区域),负地形则相反
    填洼-->流向-->流量,提取累积量为0的值(因为这是山脊的特征!!),但你发现好多都不是山脊,所以你要进行3x3邻域分析,求均值,数据光滑
    现在要用  等值线图和晕渲图  跟平滑后的山脊图层进行对比,山脊图层属性值越接近1越可能是山脊线,最终确定一个值,如0.56以上的是山脊,其他不是,再重分类为(10
    为消除存在于负地形区域的错误山脊线!!!将重分类后的山脊(10)与正地形数据相乘,再重分类,不为1就不是山脊线,就设为NODATA,就得到了山脊线
    同理做山谷线
    将山脊线数据与山谷线数据相乘,得到结果为鞍部区(不准)
    鞍部区与正地形数据相乘得到鞍部点(较准)
    配合等高线和晕渲数据,删除处于样区边缘以及内部的伪鞍部点(超准)

反地形:abs(dem-2000),原来1400米就变成了600米,原来-500米就变成了2500米!即地形反过来了!!!

0B6B313452194F6B80CBED4CA4247BF7


本站总访问量 次 本站访客数 人次

1111111111111111111